“臭水沟不见了,有花有草,变成了周围居民散步的好地方。”“不敢说水质清澈见底,但鱼虾还是很多的。”10月29日上午,在市区海仔大排坑埗塘村段和龙沥大排坑大木洲段,市政协第一视察团成员感受“龙须沟”黑臭水体治理后的环境变化,纷纷点赞治理成效。
2017年,民盟清远市委会向七届市政协第一次会议提交《关于尽快落实四条“龙须沟”治理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反映黄坑河、海仔大排坑、澜水河、龙沥大排坑存在生活污水偷排等污染问题,呼吁开展综合整治改善市区水环境。该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3年多过去了,整治情况如何?按照《政协第七届清远市委员会2020年度视察计划》的安排,市政协第一视察团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回头看”视察活动。
实地走访和观看黑臭水体整治前后对比视频、照片后,提案主办单位市水利局汇报提案办理情况。我市建成区的黄坑河、海仔大排坑、澜水河、龙沥大排坑等列入四条黑臭水体整治名录(总长约79.7公里)。我市在治理过程中注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生态修复手段、河湖长制等做法,顺应水系分布规律,因地制宜编制综合治理方案,采取清淤截污、岸线整治、生态修复、活水补给等手段,实施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目前,四条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达到“不黑不臭、初见成效”的年度治理目标任务。黑臭水体建成区段两岸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城市承载力、宜居度和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2019年6月,我市以全国第6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全国第二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名单,获国家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8个地级市的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100%,我市居其中之一。目前我市正在开展“长治久清”评估,预计2020年底前完成。
市政协第一视察团团长、市政协副主席梁积福充分肯定了提案办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希望进一步加强治理黑臭水体的思想认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识到治理好黑臭水体就是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努力让市民生活更美好。同时要尊重科学,综合施策,加大部门协同作战,严格考核问责,提高市民参与积极性,形成治理长效机制。作为政协组织和委员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多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多关注民生,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积极投身到推动民生实事落实的过程中,多做事、多尽力。
提案者民盟清远市委员会秘书长张彦斌、市政协第一视察团的成员与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交流互动,提出意见建议。
文字:刘洋 杨师政
图片:罗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