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建言献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载体,提案质量关乎提案的生命,是提高提案办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提案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水平。
选题正确是提高提案质量的前提。一是加强学习,围绕大局,善于抓重大问题。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省市的有关方针、政策,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关注和研究一些事关中心和全局的关键问题、深层次问题、焦点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确定重要性的提案。解决重大问题要遵循纲领性原则,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二是深入基层,贴近民意,善于提热点问题。服务社会发展、关注社会热点、聚焦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不仅是做好提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任务。三是着眼发展,超前思考,善于提前瞻性问题。提案既要研究关系当前发展的现实问题,又要把眼光放在发展上,超前性思考,研究具有发展性、前瞻性、预见性的问题。从宏观的、战略的、全局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选题更富有前瞻性。四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善于提可行性问题。提案除了具备以上“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前瞻性问题”之外,还要具备可行性,一个提案的提出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脱离现阶段政府的财力物力等承受能力,就算提得再好,也难以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许多提案空洞地提出来,由于缺乏操作性,提了也是白提。
调查研究是提高提案质量的保障。一是调查研究要深入。坚持不调研,不发言的原则。要深入到问题的所在地和矛盾的症结处,溯本求源,真正掌握全面、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做到想到、走到、问到。二是调查方式要多样。通过召开会议听取情况介绍、走访调查、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考察、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等多种方式去了解情况。还应积极使用统计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网络调查等形式,不断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形式,进一步提高调研的水平和质量。三是调研渠道要开阔。生活中要多个心眼,要随时观察、倾听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反映和呼声;民主党派的政协委员可以通过参加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对口协商的方式直接访问党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面对面咨询、交流、探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如何实现信息、调研报告与提案资源共享。一是实现信息、调研报告与提案之间的精准转化。在实际工作中,政协委员可以把信息、调研报告精准转化为提案。同一题材的资料可以多用,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二是化“大而全”为“小精准”。切记把不适合于提案的调研报告题目“移植”到提案上来,要重新推敲,立意求深、求新,标题要醒目,简短鲜明直达主题。三是从“小信息”中猎取“大情报”。许多信息看上去是篇幅不长的“小信息”,往往有“大情报”蕴含其中,仔细研究,拨云见日,可将其转换为高质量提案。
(本文作者张彦斌,系民盟广东省委文化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政协七届清远市委常委,民盟清远市委秘书长)
来源:清远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