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泡在水里长大,养成了一身好水性;工作后,单位就在北江边,站在窗前就能看到江水绵绵;30多年的职业生涯也与北江息息相关。在市政协委员、清远海事局局长温伟冲看来,自己与北江一同成长,也见证着北江和北江航运大大小小的变化:北江不仅改变了常年发洪水的“暴脾气”,也从一条“黄沙水道”变成了“黄金水道”。
01建议开通“水上巴士” 优化市民出行方式
仿佛老天注定一般,温伟冲和北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出生在清新山塘,山塘是水乡,温伟冲养成了一身好水性。1986年7月,温伟冲毕业后回到位于清远的省北江航政分局工作,刚开始那几年还常横渡北江。
温伟冲参加工作的前一年,也就是1985年,北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北江两岸旧面貌。北江大桥尚未建成时,轮渡、小船,是市区两岸市民通行北江的必备工具。由于渡船有限,南来北往的人们都在江边等待渡轮。江边不知疲倦吆喝的小贩,等候客人搭乘的黄包车,行色匆匆的乘客,都珍藏在温伟冲这些“老北江”的记忆里。
随着城市发展,一座座跨江大桥建成,私家车、公交车奔跑在道路上,曾经作为这座城市主要交通方式的轮渡,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是在温伟冲心里,北江里的轮渡,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难得的文化特色。加上近年来城市交通出现高峰期堵塞等问题,绿色出行、环保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他便以市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一份关于“水上巴士”的提案。
在这份提案中,温伟冲谈到,清远市区“水上公共巴士”项目可作为市政公共交通建设的一部分统筹考虑,也可以作为打造北江旅游特色的一个补充,从丰富城市公共出行方式、绿色环保出行、衔接北江两岸绿道、方便市民、打造北江风景线的角度考虑,大力发展“水上公共巴士”的利远大于弊。
具体来说,他建议在市区北江河段开通包括四条跨河线路和一条水上环游线路的水上巴士。跨河线路码头设立在市区人流、客流相对较大的陆上区域河边;环游线路自市区各停靠码头航行至飞霞风景区水域再返回市区河段码头。水上巴士还可与码头附近的公交、共享自行车等可关联的项目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联合服务体,打造市区出行水陆无缝对接的公共出行路线。
02见证北江从“黄沙水道” 变成“黄金水道”
温伟冲提出开设“水上巴士”的建议,既是因为北江干流贯穿清远市区中心,一河两岸的风景越来越美,也是因为随着北江航道等级的提升,为发展水上公共交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航道优势。
2012年,清远水利枢纽建成,实现了对北江水位更为科学有效的控制,北江航道得以真正改变,北江各枢纽船闸的“瓶颈”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千吨级船舶可从韶关孟洲坝下游通往佛山三水,所需时间将从通航前的十几天缩短为两天。
2019年11月,投资约79亿元,广东水运史上最大的航能升级工程——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韶关至清远千吨级船闸试通航。自此,285公里北江航道“水上高速”全线打通,千吨级船舶从此全年无间断在北江“黄金水道”上安全畅行,韶关到清远水路两天可达。
随着北江航运条件的不断改善,清远港的吞吐量逐年递增。在清远水利枢纽建成之前,清远港年吞吐量约800万吨。清远水利枢纽建成的第一年,即2012年已突破1000万吨,此后年吞吐量连续以两位数的比率增长,现在已达到4300多万吨。
北江上的运输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温伟冲介绍,以前是散装货船,很简单的平板船,现在船只类型越来越多,包括槽罐船、集装箱船,游艇也慢慢发展起来。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发展比较快,从2012年前没有集装箱,到实现零的突破,逐年递增,2018年已经达到了11万个标箱。造船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造船吨位从500吨发展到3000吨甚至5000吨。
此外,新兴的水上新业态如水上旅游、水上游乐,摩托艇、水上降落伞、沙滩游等项目越来越多。市区的伦洲岛、英德的大樟沙、浈阳峡等库区旅游也慢慢兴旺起来。
在温伟冲看来,自己亲眼见证着北江航道不断地扩能升级,北江不仅改变了曾经常年发洪水的“暴脾气”,也从一条“黄沙水道”变成了“黄金水道”。北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03借力北江航道扩能升级 构建立体绿色交通走廊
北江在发展,温伟冲对北江航运的关注点也在发生变化。2019年1月,温伟冲以所在的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集体名义,主笔了集体提案《实施“入珠融湾”战略借力北江扩能升级,构建北江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
该提案表示,随着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的顺利完成,作为珠江三大支流之一的北江,必将成为清远“入珠融湾”的“水上快速通道”。但大宗货物运输问题目前仍是制约清远与大湾区经济腹地实现互联互通的一大痛点。
该提案建议,充分发挥北江资源及航运优势,尽快启动北江航道3000吨级标准航道规划,推动潖江、连江等上游支流的航道整治,打造航道安全畅通、港口规模化、船型标准化、水运信息化、物流和运输组织高效化的北江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提升清远境内航道通航和运输效率,推动绿色航运发展,从而成为推动清远实施“入珠融湾”战略的重要引擎。
此外,随着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必将淘汰一大批老旧船型、小船型,这将带动一批1000吨级和3000吨级船型的更新。提案建议,尽快研究出台清远造船业发展扶持政策,打造规模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加快推广天然气等节能环保型船舶,主动迎接北江千吨级航道扩能升级所带来的大机遇。
“我们还注意到,北江清远段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无法适应航运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温伟冲表示,希望尽快推动《清远港总体规划》出台实施,开展北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及港口建设。同时,全力推动清远至英德沿线旅游码头和配套设施建设,为打造“北江三峡”特色游提供硬件基础。
让温伟冲感到欣慰的是,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一提案非常重视。市交通运输局表示,将积极配合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在工业园区规划、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广东省北江航道事务中心也回应,积极推动提升北江、连江航道发展规划等级。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我感到非常光荣,也感到责任重大。”温伟冲表示,政协委员要贴近民生,贴近政府重点工作、民生工程,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接下来,自己将多发声、发好声,为清远政协事业不断前进贡献智慧,为北江航运发展贡献力量。
采写:刘洋 郑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