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 >正文

发挥政协独特优势 助推乡村社会治理

来源 : 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发布机构 : 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日期 : 2019-11-20 10:40:00

政协阳山县委员会 陈松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思想观念碰撞、经济利益调整、组织架构变革、群众诉求多元,都必然给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一些乡村日渐凋微,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几乎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状况。由于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加速,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三留守”(儿童、妇女、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严重不足;二是乡村组织资源未充分整合利用好一方面苦于农民组织程度低,自然村一级只有一个村民小组长,什么大小事务都靠小组长,分身乏术,导致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比如上级下达的专项农村社会建设资金项目等在自然村落实困难;另一方面又存在对现有的农村组织资源闲置的现象,如乡贤、企业家、退休干部、老师、工人等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好他们在乡村社会治理方面的特长和协调配合工作;三是组织出现断层状况,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遇到了梗阻,合村并镇后导致一些行政村规划过于庞大,通常人口在5000人以上,下辖自然村都在30个以上,而行政村干部才6、7个人,他们忙于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进村入户摸民情、抒民意等相对少了,的行政干部基本上行政化,渐渐忽视和弱化了对农民的服务,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确有隔靴搔痒之感村民参与当地政府民生问题决策、意见表达渠道不畅;四是群众信访不信法,使本来能用法律程序解决的矛盾演化成影响稳定的事件,本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纠纷都涌向了信访部门。总之,基层治理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痼疾相交织,导致一些地方治理目标失准、治理手段失灵、治理效率失速。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管理和服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则包括结构、组织、动员、服务、制度和评价六方面体系。

社会治理的结构体制侧重于解决谁是主体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问题。我县社会治理主体有六类:党组织、政府、事业单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

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侧重于解决社会大众和各类群体怎样平等参与的问题。我县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有三部分:一是乡村(社区)组织体系,如理事会等;二是民间(社会)组织体系,如行业协会、商会等;三是群团组织,也称枢纽型社会组织,如工、青、妇。

社会治理的动员体系侧重于解决群体和大众参与协商、决策、行动和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如何发动、组织和激励大家参与进来就成为关键了。

社会治理的服务体系侧重于解决治理主体的基本要求问题,也就是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等。

社会治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和解决社会治理的绩效、问责和改革问题,要进一步形成科学、客观、合理、公平、正义、大众认可支持的评价基本准则。

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则关注和解决社会治理的正当性、法理性和规范性问题这是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主要有法律体系、约束与激励体系、规则体系三个部分。

参与治理 有理有据

毋庸置疑,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中人民政协理应扮演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现代化包括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就是其中之一。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是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机构,而协商民主和社会治理具有紧密联系、辩证统一和高度契合的关系。为此,促进社会治理发展自然而然已成为人民政协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怎样发挥人民政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独特作用,也成为县级政协现实又迫切的重要课题。

人民政协 优势独特

作为县级政协组织,应当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团结和民主两个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找准政协工作与乡村社会治理的最佳结合部和着力点,着力发挥政协独特优势作用,努力贡献智慧和力量,助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但其既不从属于党委,也不从属于人大和政府,既不是权力机构,也不是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人民政协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社会的纽带,作为民众与党委政府的缓冲地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特的民主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具有工作的独立性和超脱的政治地位。这种独特的组织优势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为:首先,有利于畅通社情民意渠道。人民政协善于掌握并向决策机构反映来自各阶层、各领域、各行业的意见和诉求及建议,可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决策奠定广泛的民意基础,从而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将党和政府关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决策向广大群众传递宣传。其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人民政协联系面广,协商对话、协商互动,更民主、开放、包容,群众敢于对政协委员讲实情、说真话,可以使人民政协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声音,从而收集最真实的社情民意,便于加强沟通协调、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最后,有利于各级干部加强执行力建设,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人民政协最具广泛性和包容性,也具有相当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其民主监督作用的发挥会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的高度重视,其提出的建议属于政治性建议范畴,与普通建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往往会被党委或政府采纳,这样就会督促各级干部加强执行力建设,从而,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有鉴于此,八届政协阳山县委员会郑重地将乡村社会治理纳入议事日程,专门召开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专题研究,以问题单为党项,顺势善为,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履职本领,坚持把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履职为民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标,形成党组书记、主席牵头抓总,主席会议成员各挂点一个乡镇、文化政法工作委员会开展专题调研、全体政协委员参与的乡村善治架构。做到摸真情、献良策、出实招、抓落实。通过几年的实践,尤其是在县政协挂点大崀镇的生动实践,把“自治、法治、德治”治理体系与“守法、知礼、亲善”新风尚结合起来,把“七五”普法与平安贫特色创建结合起来。全镇97个自然村选举产生了97个“村民理事会”,同时在自然村组建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将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结合起来,把松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自然村党支部与行政党总支对接,自然村“村民理事会”与行政村村委会对接,打通了“链条”传导不畅的梗阻,实现了自我民主管理、自我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一事一议,在化解乡村社会矛盾方面事半功倍,初步实现了善治,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初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以德治扬正气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

民主协商 达成共识

民主和团结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一方面人民政协组织中各界别的委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利于扩大团结面和增强包容性。另一方面人民政协联系面广,各党派、各民族、各界代表都可以通过人民政协这一组织平等地进行协商讨论,充分地发表意见建议,反映社情民意和不同层次的诉求,这样人民政协的民主功能就会得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鼓励理性讨论和有效沟通,在民主协商过程中,要求各党派、各界代表展开理性的讨论与对话,而不是简单地发表意见或诉衷肠甚至诉苦、抱怨,唯有如此,才能使协商参与者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体谅,从而达成共识。诚然,由于协商各方参与者意见分歧大而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也会出现,但至少可以通过理性对话沟通,促使民主协商朝着良性方向健康发展,这样,人民政协的团结功能就会得以充分体现。

人民政协民主协商功能与乡村基层察这到善治的目标有高度的关联性,能够健康、有序、有效地助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从这一点上看,虽然社会治理方法多种多样,但民主协商不愧是社会治理最主要实在管用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制度缜密 全力共建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关键期,社会关系、利益格局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群众的利益诉求更趋复杂多样。社会矛盾的化解、社会公平的实现靠传统非法治化的社会管理模式已无法达成。基层治、天下安,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非常必要。为此,人民群众才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来维护自身权利,而不会采取诸如偏激上访、聚众闹事甚至冲击政府等非制度化、非法化的方式。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的协商机构,有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作为保障,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人民政协这个重要组织推进民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从而筑牢共建之基、激活共建之力。人民政协具有缜密的制度优势,能够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提供制度化渠道,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多方面的要求和建议的表达,使党和政府在获取广泛真实民情民意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化、民主化的社会治理决策,提高社会治理决策的“民意”含量这样,社会治理“靶向”更准、措施有力、效果更好。

联系广泛 同心共治

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要发挥好联系广泛的优势,团结发动各界群众,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增智力、添合力、培动力,维护公序良俗,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大走访,打造最大“朋友圈”。政协委员来自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结对交友的过程就是促进民主团结的过程。政协把“大走访”活动作为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方式,组织委员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村组,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涌现出一批批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有效发挥了政协委员的作用。区政协委员、龙川派出所社区民警戴华,常年走访辖区内群众,自制老人防走失手环,关怀资助失独家庭,组织社区安全巡查队,用自己的爱心善举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默默奉献,被表彰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推动大融合,寻求最大“公约数”。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推动政策措施兼顾各方利益,是人民政协的重要任务。我们通过社情民意这一平台,定期收集反映群众的愿望诉求,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增进了社会各阶层的大融合。针对群众关注的保障楼、美丽乡村建设、幼儿园和小学学位不足及乡村道路扩宽等热点问题,建议县委、县政府采取网上投票、问卷调查、建议征集等方式,集中各方智慧、平衡各方利益,推动了重大事项的顺利实施。

促进大和谐,画好最大“同心圆”。建立主席会议成员对口联系制度,搭建参政议政平台,把他们团结在委周围,并通过党派协调好相关利益方关系,促进了政党关系、党群关系的和谐。党派成员定期到乡镇、村(居)、社区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以政协委员“微努力”,促进社区的“大和谐”。

植根于民 大家共享

基层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努力让社会治理的成果造福于民。

关注民意诉求,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凝聚民心必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回应群众期盼。政协常态化了解社会各界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时发现和挖掘其他渠道不易获得的社情民意,积极通过政协提案、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监督,推动生态农业、农村人居整治、“事实孤儿”群体救助、重拳治赌等大事、要是、难事的解决,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关注实事工程,让群众幸福感更有保障。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喊一百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政协着眼于补齐民生短板,相继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住房保障、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实事工程开展督查推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

关注平安建设,让群众安全感更可持续。平安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作。政协高度关注平安阳山建设,围绕社会治安大防控、智能手段大运用、政法队伍大提升等议题鼓与呼,发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志愿服务、义务巡查防控等活动,凝聚起保稳定、促和谐的最大合力,持续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发挥了政协组织应有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法理规律的认识,善于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社会治理整体性和协同性。共建是基础,突出制度和体系建设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共治是关键,将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政治优势与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动员群众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要树立大治理观,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共享是目标,要真正使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综上所述,乡村社会治理是一项重大课题和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建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守法、知礼、善美阳山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主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承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粤ICP备12062619号

地址:清远市清城区人民二路18号

技术支持: 清远市志远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