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委员风采 > >正文

“入珠融湾”、复工复产、山区教育等议题被热议

来源 : 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发布机构 : 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日期 : 2020-5-15 17:28:00

清远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于5月13日下午进行,市政协委员积极议政发言。有委员提出,疫情过后复工复产,可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助力清远经济复苏。也有委员提出,清远要改变目前各县(市、区)各自为政的思路,整合清远大旅游格局。针对清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的现状,有委员提议创办清远医学院”。另外,乡村振兴、山区教育等也成为此次讨论的热点议题。

 

入珠融湾

 

入珠融湾要先解决交通和土地问题

 

清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楚旋认为,清远加快入珠融湾”,要充分认识怎么入?我们要获得什么?是否做足了准备?其中交通是一个问题。目前,清远市区到各个县(市、区)都有高速公路,但实际上清远市区到英德、佛冈只有半条高速公路,到北部四个县(市)要穿过市区和横荷路口,从市区到清新区要堵车很长时间。清远要加快经济发展和‘入珠融湾’,交通问题还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市政协委员、英德市政协副主席赵辉也认为,推进广清一体化要交通先行。我们怎么融入珠三角的交通体系,清远要主动作为,加大力气推进。包括广清城轨、广清重高铁,与广州的高速公路对接,机场高速的狮岭互通立交等项目,都需要加快推进。

姚楚旋表示,另一方面是土地问题,一是有空地没有指标,二是有指标的地用不了。推进清远入珠融湾”、广清一体化,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今后希望市政协委员提供更多好建议。

市政协委员、清远市国创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膺也认为,当前,清远外部大交通发展得不错,与广州的交通联系也比较密切,但存在市区内部交通未打通的情况。比如从市区上乐广、汕昆高速都会出现拥堵,缺乏连接市区周边高速的高等级地方道路或国省道,使广清两地交通一体化卡在了上高速前的道路。

 

全域旅游

 

改变各自为政思路整合清远大旅游”格局

 

市政协委员、英德市副市长吴秋凤提出,各县(市、区)目前都在做全域旅游,但怎么统筹起来打造清远大旅游,还要深究探讨。

比如,云南旅游就有很多线路,从西双版纳到泸沽湖7个小时的行程也是其中一条线路。我们的线路没有以主线串起来,而是各个县(市、区)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我市南部县(市、区)的旅游线路要和北部‘三连一阳’的线路组合成整个大清远旅游线,比如人文的、自然的,往西或往南连成一条线。”吴秋凤认为,现在清远旅游星星很多,月亮太少了,怎么把整个清远的旅游提升一个高度,做出几条主线统一推广,值得深入思考。

市政协委员、清远市清环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李存弟关注清远旅游业中的门票。目前,清远大部分旅游景区都是以身高来认定儿童票,这与国家发改委曾出台的身高与年龄双轨制政策相违背,清远正在创建全域旅游目的地,如何优化我市旅游消费环境,挖掘旅游消费潜力,打消家庭式自驾游游客顾虑,让消费潜力更加充分地释放,规范我市旅游服务业儿童票标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李存弟认为,可由政府牵头,统一制定清远市旅游服务业儿童票规定,建议将限龄作为确定儿童票的唯一依据。可充分利用粤省事平台,解决未办理身份证儿童查证问题,提高旅游业通行效率,还可以此作为清远旅游业亮点进行宣传。

 

复工复产

 

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助力清远经济复苏

 

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局长刘锋提出,因疫情缘故,今年清远经济要面对的困难比较多。作为清远财政部门更要有强烈紧迫感,主动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助力清远经济复苏。抓好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困难,清远未来经济是值得期待的。政府财政部门在经济复苏期间,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大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额,主动发挥市场引导作用,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港澳台侨民宗教讨论组上的多名委员则提出,他们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一个“小麻烦”:疫情期间,很多外资企业职工需要往来清远和港澳等地,但根据相关规定,从外地回来后,需要自我隔离14天,大大影响了企业的运作。对此,委员们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当前复工企业员工通行问题。

对此,市政协主席梁志强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已出台了相关措施,保障复工企业员工通行问题。同时,他要求加强宣传,要让企业熟知便利措施,助推复工复产必须按规定做好核酸检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障商务活动。

副市长李丰也指出,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更好复工复产,我们还开发了‘清企通’软件,企业在该软件上就可以看到相关政策。”

 

产业发展

 

打造清远中草药基地

 

市政协委员、英德市政协副主席林超富认为,清远具有打造中草药基地的优势。清远本身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尤其是三连一阳”和英德。其中,英德属喀斯特地貌,到处是溶洞、沟壑,树木茂密,本身就是天然的中草药基地。

实际上,英德大峡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占地100万亩,住在里面的就是瑶族人。英德‘过山瑶’目前有1800多人,他们从父辈开始就从事瑶医瑶药,有很丰富的瑶药品类。现在,一些瑶族同胞还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推介他们挖到的草药,很受欢迎。”林超富说。

吴秋凤也表示,目前英德市正努力挖掘中草药文化,计划通过出版药册、竞赛活动等方式,打造中草药基地。省中医药专家对英德很感兴趣,并认为英德最好的药材是五指毛桃。现在人们去肇庆就买首乌,希望以后大家来英德就买五指毛桃,我们把它大量种植培育,形成市场。”吴秋凤建议,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怎么同整个清远的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在一起,通过全市各地具有特色的点打造清远市中草药基地,形成相应的品牌和产业。

 

医疗卫生

 

创办清远医学院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卢亚梅建议创办清远医学院”,提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卢亚梅谈到,清远地域广阔,山区众多,基层医院和卫生院医学人才需求大,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善,但高层次的医药卫生人员仍十分缺乏外地来的不愿去,来了也留不住。清远如果有了医学院,可为清远基层源源不断输送大量高等医药卫生人员。

怎么建呢?卢亚梅表示,可以借助广清帮扶契机,整合清远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医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学部分、连州卫生学校等资源,办一所有一定规模和水准的医学院。其次,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学部分和连州卫校(迁来清远),可以组建医学院基础部,承担医学基础课教学和实验。

人才少,实验检测能力也不足。市政协委员、连州市人民医院科教科科长兼重症医学科主任莫文庆是第二批清远援鄂医疗队队员,他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建议加强我市基层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一万名常住人口需要配备1.75名防疫专业技术人员,现在清远的县、区一级基本都达不到。”莫文庆建议,对全市各地进行全面调研,有针对性地对公共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补短板,加强建设市、县二级公共卫生快速响应应急队伍,做大做强卫生疾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莫文庆还建议,加强区域性流行病学调查人才和区县级实验室检测检验人才的培养培训,加强实验室建设。疫情期间核酸检测能力明显不足,特别是北部山区,需要送到省里或市里才能检。”他希望在清远北部、中部、南部设立若干个中心实验室,提升检测能力,实行区域共享,避免卫生资源浪费。

 

副市长邵军回应,清远政府部门已经在谋划公共卫生应急布局,比如筹划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平时可以做普通医院,疫情时可发挥积极保障作用。

 

山区教育

 

建议将全市县域一中纳入市直管理

 

市政协委员、连山中学副校长王道臻扎根连山教育16年,格外关注山区教育发展。在他看来,虽然近年来全市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教师结构性流失、教育资源不均衡、生源质量下滑、教育信息化参差不齐等问题,造成我市南北教育、市区与县域教育差距有扩大趋势,尤其是北部地区县城高中教育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对此,他建议进一步落实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文件,将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延伸至高中阶段,同时将三连一阳”、英德、佛冈、清新等县(市、区)属一中,统筹纳入市直管理,全市统一培养、委派各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副校长),实现全市市直优质教育管理人才流动与资源合理配置。”

王道臻认为,县区一中纳入市直管理,还可实现全市市直学校师资的统一协调配给,可实现优秀师资的流动与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硬件和资源配置由市直统筹管理,最大程度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教育资金分配由市统筹,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资源投入不平衡问题。

 

来源:“清远+”客户端

主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承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粤ICP备12062619号

地址:清远市清城区人民二路18号

技术支持: 清远市志远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