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全省第二,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位居全省前列……这一系列成绩取得的背后,伴随着的是清远建筑工程项目近年来的“大跃进”,施工报建保持高位增长。
据相关统计,2016年至2019年我市建筑业总产值约4000亿元,但是实际反映在我市的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和税收却并没有全面实现同步增长。“税收流失比较明显,大投入大建设对促进清远经济发展的作用未能全面体现出来。”
针对这一问题,清远市政协委员于建明撰写提交了《关于大力扶持我市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助推清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该提案被确定为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重点提案,由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钟鸿辉领衔督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市发改、市财政、市代建等12个部门协办。
11月18日,钟鸿辉主持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提案主办单位市住建局汇报了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提案协办单位分别作了补充发言。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近日印发了《清远市扶持建筑业发展办法》,旨在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降低建筑业经营成本、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建筑业提升资质等级、支持本地建筑业企业参与本市工程项目,推动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
市住建局表示将会同其他各相关单位,共同出谋划策,积极推动问题解决。对清远辖区内经核准不进行招标的财政投资工程项目,市住建局鼓励各建设主体选择我市具备项目承包能力的建筑业企业为项目承包人,市住建局下一步将出台小额建设工程交易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建设规模未达到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项目的交易管理;在公开招标项目中,试点示范以设计单位为牵头的EPC(设计采购施工)项目,借助本地企业现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于建明在会上介绍了省内的梅州、五华、电白、吴川等在扶持本土建筑企业发展方面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建议我市学习借鉴,他对提案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钟鸿辉充分肯定了提案主办和协办单位对提案办理工作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他强调:一是要凝聚共识,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建筑行业对于推进清远城市健康发展、促进清远入珠融湾的重大意义;二是要强化统筹,形成合力。提案主办单位要牵头统筹,加强与各协办单位和提案者的沟通联系,各协办单位也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问题有效解决;三是要积极探索,推动落实。尽管《清远市扶持建筑业发展办法》文件已出台,但具体政策细节如何来操作,相关职能部门还要深入调研,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市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王卫民等参加会议。
新闻加点料
本地企业“量少级不高”,市场竞争力弱
正在经历建筑业迅猛发展的清远,本地建筑企业却并没有随之同步增长,一系列国字号及外省强势企业入驻,抢占市场,清远本土建筑企业生存空间日渐逼仄。本地建筑企业在总企业数中占比较少,如我市建筑行业市场监管和诚信管理系统登记在册施工企业1000余家,其中本地企业不到20%,监理企业215家,其中本地企业更是只有12家。从级别来看,目前我市无一家一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
近年来,许多实力雄厚、资质高、垫资能力强的外埠企业纷纷进入清远建筑市场,而本土建筑企业由于市场开拓性差和竞争力弱,不仅无力开辟外埠建筑市场,连本市建筑市场所占份额也呈逐年缩小的趋势,2019年市区施工报建中本地企业承接的的工程占比仅13.85%,2018年占比为23.31%。
据估算,我市每年建筑安装总量在1000亿以上,税赋率约5%左右,而征收的实际税款流失一半以上。
文字:彭勇珍 郑协中
图片:罗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