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盟广东省委文委与民盟清远市委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到我市就“清福文化”开展调研。
民盟广东省委文委和民盟清远市委会部分盟员拟发起成立清远市“清福文化”研究会,围绕“清福文化”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拓展性的挖掘整理,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打造“清福文化”品牌,提升“清福文化”魅力,提升清远城市形象。
清福文化,“清远福地文化”的简称。清远拥有两大福地——清远飞霞山和连州抱福山被先人列为天下七十二福地的第十九和第四十九福地。
“清福文化”是清远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递了一种天人合一、以文化人的文化价值。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清远市民政局和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就“清福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民盟广东省委文委原主任余庆安向与会人员阐述了挖掘利用“清福文化”的价值意义。
(1)挖掘清远地域文化内涵,将“清福文化”与清远特色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北江文化、古道文化、贬官文化等多元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2)充分挖掘“清福文化”,有助于推动清远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等其他地域文化发生横向联系,进一步提升“清福文化”品牌形象,提升清远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3)将研究“清福文化”形成的精神产品转化成民盟参政议政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咨询。
(4)用“清福文化”精神软实力指导清远物质生产实践,持续打造开发“清福文化”旅游资源,设计一条以“清福文化”为主线的旅游文化线路,使旅游变成一种文化体验,带动休闲、养生、旅游业发展,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休闲区。
民盟清远市委会主委、清远市政协副主席陈建华认为:“清远是我国唯一拥有两大福地的地级市,要充分挖掘清远福地文化内涵。中国人常用‘享清福’来形容一个人日子过得休闲惬意,清远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要开发具有清远地域文化标志的旅游文化产品,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清远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北大门和旅游度假休闲区。”
民盟广东省委宣传处负责人、民盟广东省委文委副主任郑江林说:“ 清远要借助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好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调研组一行还前往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来源:民盟清远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