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界别信息 > >正文

今年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暑期座谈会,他们谈了啥?

来源 : 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发布机构 : 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日期 : 2019-8-23 17:29:00

8月21日上午,市委召开2019年度清远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暑期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贯彻落实中共清远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参政议政专题调研,就坚定“一区”定位、建设“入珠融湾”先行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广清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等话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保护革命遗址遗迹,大力开发红色旅游

民盟清远市委会主委陈建华及农工党清远市委会主委陈景勇均建议我市要保护好革命遗址遗迹,开发红色旅游。

据普查统计,清远共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遗址遗迹183个,其类型涵盖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领导人故居、烈士墓、纪念设施,包括1928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中共广东省委委员赖松柏烈士纪念馆;中国空军史上第一位飞行教官冯达飞烈士纪念馆;被毛主席称为“党的老朋友、老同志”的莫雄将军故居莫公馆等。这些革命遗址遗迹分布在各个县(市、区),是一笔不可复制、不可多得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保护、开发、利用价值。其中,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尚未进入保护范围的162个。

陈建华建议,我市要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对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工作体制,制定专项保护措施,挖掘整理历史资料和文物,合理开发,大力推进红色旅游,让清远的红色资源成为教育实践、树德立人的课堂,党史研究、文化传承的载体。

陈景勇则建议,成立全市红色文化专责领导小组,负责指导落实我市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并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及利用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全市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及利用工作,集全市之力写好红色文化“文章”。

对标广州,优化营商环境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打造良好法治环境、营商环境,并于今年印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还启动了百日攻坚行动。民革清远市基层委员会主委廖卫华和市工商联主席赖坤洪分别对此提出了建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廖卫华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制定统一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时,增加全面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加快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内容,包括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确保”放管服“改革取得实效,全力推行行政执法共识、执法过程全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建立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联动机制等。

“‘好政策落地难’是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赖坤洪建议,市委、市政府要解决政策落地难的问题,以广州为标杆,加快制定统一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大力拓展广清两地政务“广清通办”,探索“先办后核”,争取在广清之间实现指标对接、流程相同、要求一样、标准一致、异地互办。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有恒产才有恒心。”赖坤洪还建议,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对部分民营企业历史上曾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要提高公信力,依法践诺、新官理旧账,畅通企业涉法维权问题受理渠道。

抓住大湾区建设契机,实施乡村振兴

刚闭幕不久的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推动广清一体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会上,民进清远市基层委员会主委陈丽霞和市知联会副会长方绍伟也就清远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意见、建议。

其中,陈丽霞建议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和田园综合体项目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品种推广等多领域实行奖补。全面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结合“七五”普法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等。

方绍伟则建议,我市立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越条件,利用“广州后花园”、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区域的地理优势,抓住“入珠融湾”的历史发展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一条既能保持绿水青山,又能解决农民脱贫增收、促进农村青年就业的路子,包括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划定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强化农村基层治理、加强乡村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等。

陈丽霞和方绍伟还就如何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提出建议。

以大数据产业促转型,六大园区明确主导产业

九三学社清远市基层委员会主委邵军、民建清远市支部主委李东、市新阶联会长李继林等对我市产业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

其中,邵军建议,我市要抓住腾讯华南云计算基地、清远万方大数据产业园、华南星谷“互联网+”产业园的成功引进和落户,以及省职教基地和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的顺利建设,发展大数据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包括探索成立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着力培育壮大大数据产业;搭建旅游、农业等大数据公共平台;围绕腾讯华南云计算基地、清远万方大数据产业园等龙头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链招商;以大数据为主题,发展新型孵化器,打造大数据双创园区;依托省级职教基地和市内其它高等院校培养大数据产业人才等。

李东建议,我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和实体经济建设,抢抓广州对口帮扶的机遇,发挥广州的产业优势和清远的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两市产业共建。积极解决土地紧张、资金短缺等问题,做大做强园区的主导产业。他提出,全市六大省级产业园区要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建议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发展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广清产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智能家居;花都(清新)产业园云龙片重点发展高端卫浴,太平片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白云(英德)产业园重点发展电气机械;广德产业园重点发展家用电器;连州产业园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佛冈产业园重点发展制冷设备等。

李继林则呼吁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关心、培育力度,早日实现本土企业上市零突破。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 廖武智

主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承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粤ICP备12062619号

地址:清远市清城区人民二路18号

技术支持: 清远市志远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