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19日,省政协副主席黄武率调研组到英德市开展“深化改革推进农田整治提升行动”专题调研。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陈祖煌、专职副主任廖鹏洲,清远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梁志强等参加调研。
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先后实地察看了东华镇东升村、西牛镇小湾村、花田村等地农田碎片化整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与基层干部、农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深入交流,并先后在东华镇、西牛镇召开座谈会,听取清远市、英德市推进农田整治提升工作情况汇报和镇、村干部群众有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当地农田整治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
黄武强调,承包地碎片化,不能有效形成规模效益,是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突出问题。他充分肯定清远市农田整治提升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希望我市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破解当前农田整治提升工作中存在的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机制不完善、政策不匹配、农民积极性不高、产业带动不明显等问题,持续巩固和提升农田整治成效,做大做强农村特色产业,带动村民持续增收致富。要对推进农村土地整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清远经验”“英德经验”,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清远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谢志明,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王卫民以及英德市领导陈茂奕、吴秋凤等陪同调研。
新闻知多D
针对农村承包地分散细碎、耕作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益低下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英德市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合整治,相应出台了《农村耕地整合治理工作五年(2018-2022年)行动计划通知》,实行以镇街为实施主体,以村经济合作社为建设主体,以财政奖补为引导,以“田成方、地成块、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地平整”为总目标,通过实施以耕地整合治理为主要内容和方式的土地流转与保护,努力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
截至2020年底,英德市实际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05.86万亩。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4.8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7.36%。
来源:市政协办公室综合科、英德市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