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委会工作 > >正文

市政协七届三次常委会就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举行专题议政 完善科技研发机构的扶持链条提升清远的科技研发水平

来源 : 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发布机构 : 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日期 : 2017-9-28 8:46:00

    9月25至26日,政协第七届清远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清城召开,围绕“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开展协商议政,尽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共识,如何搭建科技研发机构的扶持链条、怎样留住人才成为现场讨论的重点。

  会议由市政协主席梁志强主持,清远市委常委、副市长、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总指挥魏国华出席会议。魏国华表示,本次协商议政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他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吸纳委员们的建议意见,要以本次协商为契机,提升清远的科技研发水平,理顺领导机制,推动配套建设,完善新型科技研发机构的扶持链条,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会议传达贯彻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审议同意设立政协清远市委员会联络工作委员会。市政协副主席肖文、陈建华、唐远强、钟鸿辉、梁积福、黄裕团、陈丽霞,党组成员陈新,秘书长唐成良等出席会议。

  根据会议安排,25日下午,市政协第七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前往广清产业园、清远长隆项目开展视察活动。梁志强表示,希望市政协常委们实地了解市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情况,直观感受重点项目正在大力推进的工作局面,推动政协常委在履职过程中更好地知情明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调研、提案等参政议政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常委们首先前往位于广清产业园的欧派家居集成家居生产基地视察。欧派家居负责人表示,从广州白云区迁来广清产业园后,企业发展获得了更大的升级改造空间,广清产业园提供的各项配套服务也令他们非常满意。

  在长隆项目建设工地,常委们详细地询问长隆项目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据介绍,清远长隆项目在2015年11月11日正式启动建设,长隆森林主题乐园和主题度假酒店群在2016年12月28日全面开工。

  议政专题

   缺乏高端人才制约清远产业提升

  在发言环节,市政协常委和专题调研组成员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被一再提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市政协常委们关注的热点。

  市政协常委罗伟民举精旺科技的崔玉峰博士科研团队为例,在引进优秀的科研团队之后,要如何留住他们?要展现出政府的诚意、国企的诚意,政府要对这些科研团队多了解、多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专题调研组成员、市科技局局长林光美表示,新型研发机构的“聚才”效果非常明显,清远全市150多名高端人才,多数分布在市人医、市中医院、清职院等机构,分布在企业里的高端人才非常少,没有高端人才在一线生产,清远很难实现产业提升。

  钟鸿辉表示,清远如果能够尽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则有很大可能吸引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团队来到清远。在政策、资金的扶持上,除了普惠性政策外,还应该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针对具体项目来进行扶持。

  梁志强则建议,考虑到清远的实际情况,支持政策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发力,提升政策的含金量。针对报告中提出的相关政策难以落实的问题,梁志强提出,要做好调查研究,实现政策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的无缝衔接。

  政府回应

   完善科技研发机构的扶持链条

  针对本次协商议政中提出的建议意见,魏国华现场从领导机制、政策制定和落实、完善扶持链条等方面给出回应,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吸纳市政协常委和专题调研组的建议意见,要以本次协商为契机,提升清远的科技研发水平。魏国华表示,要理顺机制,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完善科技研发机构的扶持链条,从人、财、物等多方面入手,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留住人才;要做好金融方面的扶持引导,搭建平台。

  魏国华表示,发展新型科技研发机构,提升科研水平,要扶持存量、引进增量,做好对清远本土企业的扶持,同时大力争取广州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清远设立分支,逐渐集聚人气。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魏国华表示,政府部门应做好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同时在搭建平台、撬动社会资金、社会力量上下功夫,相关部门、属地园区要做好工作。

  魏国华表示,希望市政协委员继续为完善科技研发机构创新链、产业链,围绕相关工作积极建言谋策,为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声音

   “建言建在关键处,帮忙帮在要紧时”

  梁志强随后讲话,他就政协工作和委员履职表示,要扎实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切实提升政协履职成效。找准调研视察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加强政协联络工作委员会建设,不断提升委员履职服务和管理水平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年初既定目标任务,及早谋划明年工作。

  “建言建在关键处,帮忙帮在要紧时,”梁志强对政协工作和委员履职提出要求,他指出,政协委员作为界别代表,要积极参加界别活动。要积极提升协商民主水平。

  “视察报告不能成为政府部门总结的大聚会,”梁志强表示,今年的年度调研和视察计划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但仍有部分调研视察出现选题贪大、问题前瞻性不足、与政府工作进度脱节等问题。他指出,视察和调研报告要脱离八股格式,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市政协专题调研聚焦清远科技创新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

  清远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研发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将对清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承担起“尖刀连”作用。省委省政府在今年的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把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作为推动广东科技创新的八大抓手的重要工作,清远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将我市建成粤北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的决策部署,如何抢抓我省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机遇,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是当前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为此,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由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钟鸿辉任组长,今年7-8月,由市政协副主席唐远强带队,分赴上海、宁波、苏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就我市“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进行专题调研,

  现状:清远5亿元以上研发机构26家

  近年来,清远市围绕建设粤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在园区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清远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并被认定为国家火炬结构高性能特色材料产业基地,华炬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国家孵化器,为我市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截至目前,清远已引导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创新型企业进驻科技企业孵化器,华南863创新园、天安智谷孵化器入孵企业142家。截至2017年6月30日,清远市规上工业企业631家,其中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93家,已组建研发机构64家,其中5亿元以上26家。

  清远高新区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家,省创新型企业5家,清远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

  问题:清远新型研发机构仍处于空白状态

  专题调研组指出,纵观省内外各地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情况,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存在产业基础先天不足,支撑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乏力;扶持政策有待完善,资金投入成效不明显;吸聚人才能力不强,智力资源支撑不足;中试配套加速基地缺乏,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难;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扶持政策兑现不顺畅等问题。

  市政协调研报告指出,在工业基础方面,清远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主要还是依赖陶瓷、水泥、玻璃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小,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结构不够合理。

  政策方面,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扶持政策,2017年专项资金安排达31233万元,但目前落实到位率还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扶持政策包含43项目,资金含盖面广,项目数量众多,资金分散。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制订滞后,致使一些项目申报审批困难,政策难以落地兑现,财政专项资金无法及时到位,资金投入成效不明显。去年,全市投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项资金仅兑现200万元,资金投入不足制约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

  与此同时,清远新型研发机构专注于产业价值链的前端,由于目前清远尚无新型研发机构配套的中试加速基地,难以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建议:要借“广清一体化”引进创新团队落户清远

  专题调研组提出,目前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的支持十分关键,也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协同联动。

  目前我市制定的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文件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扶持政策有所体现,但由于比较分散,指向不明确,落实起来难度很大。建议以市政府或政府办公室名义研究出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专项政策或指导意见,并制定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或实施细则,统领我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针对科技成果难以实现高效转化的问题,调研组建议我市在相关园区为新型研发机构规划相应的中试加速基地,先期在相关园区规划安排一定土地,落实用地扶持政策,用于集中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研发中试加速基地,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创造良好条件,吸引更多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清远。

  调研报告还指出,要借助“广清一体化”契机,引进创新团队落户清远,实现清远地区新型研发机构“零”的突破。同时要积极培育本地规上工业企业(特别是5亿元以上已组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由于新型研发机构对研发人员和资金要求较高,清远市各企业的条件各不相同,可以采用“成熟一家建设一家、培育一家,物色下一家”的模式,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 

主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承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粤ICP备12062619号

地址:清远市清城区人民二路18号

技术支持: 清远市志远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