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建设委员工作室(站)是拓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渠道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推进委员工作室(站)建设成为广东各级政协委员常态化履职和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举措,全省各级政协目前共建设委员工作室(站)近3000个。各地市在探索委员工作室(站)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成效明显的典型案例,对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进行有效探索。
在全省各地市委员工作室(站)的典型案例中,我市清新区山塘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的这些做法值得点赞。
清新区山塘镇政协委员工作室于2022年9月27日正式揭牌成立并开始运营,共有12名区政协委员“组团”进驻,主要由清新区政协山塘镇工作联络组的委员组成。
图源:清新发布
该工作室成立以来,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接待群众、调研视察、走访慰问、法律援助等活动,为政协委员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服务群众、凝聚共识的基层协商平台。根据《委员工作室工作制度》《委员轮值制度》等制度规范,工作室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或调研活动,每周三由一名委员轮值接待群众,听民声、集民意。
截至2023年9月,该工作室共收集社情民意约46件,并整理反映到区、镇党委、政府。
来源:南方+(记者余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