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湘琴
清远市政协委员
市政协委员,清远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先后获得市“三八红旗手”“优秀校长”“五好党员”以及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并多次在政协履职考核中获评“优秀”。
校企合作双向奔赴
培养高素质高适配度技能人才
作为清远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高湘琴深知,技能人才培养不仅在校园课堂上,更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实践中。
今年是高湘琴在清远市技师学院工作的第5年。对于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她深有体会。她说,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不成功,企业和市场说了才算,“我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倡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
清远当前正大力打造全省产业有序转移的主战场、首选地。为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高湘琴大力推进清远市技师学院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高湘琴指导学生学习纺织技能。
目前,清远市技师学院有12000多名在校学生,其中90%以上来自清远本地,80%以上的培养方向是高级工技能人才,已与近40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校外培训基地286家。此外,学院还与金发科技、广东豪美铝业以及忠华集团等多家企业开设订单班和冠名班,大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累计培训学徒632人。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奔赴,让清远市技师学院的技能人才培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更好满足清远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刚需”。
2021年,高湘琴带领团队进行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研究,并获得国家级立项。“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面向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已通过中期验收。”高湘琴介绍,该项目验收后,将在粤北山区职业院校中产生示范作用并推广使用。
高湘琴在跟记者畅谈清远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在高湘琴带领下,清远市技师学院师生近三年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表现亮眼,获得35项国家级一等奖、46项省级一等奖以及多个市级奖项。
送技能培训下乡
培养粤菜师傅助力“百千万工程”
大力发展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提升清远镇域综合实力,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
高湘琴立足学院粤菜师傅培育基地、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和资源,积极组织开展粤菜师傅人才培养和相关培训。
“我们学院一个肩膀挑着培养全日制技能人才的责任,一个肩膀挑着为社会提供技能培训的担子。”为助力清远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高湘琴带领学院围绕清远地理标志产品,研发清远地方特色菜,推出“清远一桌菜”,擦亮“清远味道”品牌。
在粤菜师傅人才培养方面,高湘琴带领学院充分发挥学院烹饪专业的资源和技术,在全日制教学中大力培养粤菜师傅后备人才。
此外,高湘琴还积极推动学院组织教师、名厨等送粤菜烹饪技能培训进乡村、进农庄,助力更多有志在烹饪、农业产业方面发展的人才就业创业,以“粤菜师傅”工程为抓手,助推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助力清远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
发挥特长履职尽责
委员履职考核多次获评“优秀”
作为市政协教育界委员,高湘琴主动发挥个人所长,深入调研清远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撰写高质量提案,积极建言献策。
高湘琴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
近年来,高湘琴围绕区域经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等议题,先后提交了《关于改革破局之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助力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的建议》《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建议》等数十份提案,均被相关部门采纳。
其中,《关于加强统筹规划推动清城清新协调发展的调研报告》被评为2017—2018年度清远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一等奖。
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高湘琴一直积极参与市政协视察、座谈协商等,尽心尽责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多次在政协履职考核中获评“优秀”。
高湘琴与学生谈心,关心其学习生活情况。
谈到如何发挥政协委员和教育工作者双重身份作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时,高湘琴满怀信心。在她看来,天造之才皆有其用,为人师者应有教无类,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让学生提升自我,从而从事高技能高收入工作或创业,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政协委员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我将立足本职工作,把学校办好,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采写:李细妹
视频拍摄剪辑:叶剑斌
部分素材来源:清远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