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聚焦教育、文旅、产业发展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为助力清远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
市政协常委、清远中投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何有坚:争取开设香港直达清远高铁线路 打造全域全时旅游体验
市政协常务委员何有坚
今年参加市两会,何有坚特别关注“过夜游”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公共场所的配置。
如何吸引“过夜游”,提升清远的旅游经济,何有坚提出多条建议,包括打造“全域全时”旅游体验,延伸消费链条;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打造沉浸式体验等方面。他也提出,利用好清远体育中心发展演唱会经济,吸引大量年轻人来到清远;进一步发挥好北江夜游作用,激活北江夜经济。
“伴随着清远长隆的开放,越来越多的省外游客会来到清远,人多了,经济就更活了。”何有坚也关注到清远长隆带来的发展机遇。他认为,目前清远在省外的知名度仍有不足,要以清远长隆开放为突破点,加大宣传力度。往北,重点在湖南等地加大力度;往南,要细化对大湾区特别是香港等地的宣传投放举措,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也应争取开设香港直达清远的高铁线路。
何有坚还针对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公共场所AED配置问题提交提案。他建议在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配置AED,同时政府和部门、机构开展好相关的培训工作。
市政协委员,清远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高湘琴:以特色职业教育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市政协委员高湘琴
今年两会,高湘琴聚焦职业教育,提交《立足清远 以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建议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区域职教资源与产业需求适配的职业教育,为清远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优化职教资源布局,突出专业建设,提升清远职业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能力迫在眉睫。”高湘琴建议,要合理配置优质资源,让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优化专业结构。特别是在未来三到五年,建议增设与AI等人工智能及数字化相关专业,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同时,结合清远产业及企业智能化需求,按国家大纲要求,一校一规划,一专业一方案,构建适配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内容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
深化政校企合作方面,高湘琴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全口径对接,促进生产要素和育人要素的统一融合。各院校发挥优势,与各县(市、区)、各园区紧密合作,以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人才链和科技链的有效衔接,增强职业教育对新兴产业和高科技岗位的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和新质生产力的双向奔赴。
市政协委员、民盟清远市委会委员、民盟市直三支部主委陈广容:加强旅游线路规划和品牌IP建设 促进“旅游+”产业融合
市政协委员陈广容
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民盟清远市委会提交集体提案《完善长隆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作为提案人之一,陈广容介绍了提案的主要内容。
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景区周边景观风貌;提升文旅数字化服务水平,增强旅游体验愉悦感;加强旅游线路规划和品牌IP建设,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该提案还建议进一步加强清远长隆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给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通旅游观光公交专线,科学设置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实现一次出游打卡多个旅游地;全面提升周边食宿品质,加强酒店、民宿卫生管理,引导相关行业协会等为乡村民宿制定地方标准,规范住宿服务质量。提案也建议充分利用好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本地旅游向“体验经济”转变;以清远长隆为中心,结合清远独特的山水、温泉、漂流等自然资源,规划设计旅游线路,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