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委员风采 > >正文

委员风采 | 谢玉香:做有温度的教育

来源 : 发布机构 : 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日期 : 2025-9-8 17:30:07


谢玉香

市政协委员


市政协委员、佛冈县石角镇中心小学教学干部,扎根乡村教育多年,聚焦乡村教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交多份高质量提案。其中《关于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



育人:做有温度的教育


扎根乡村教育多年,市政协委员、佛冈县石角镇中心小学教学干部谢玉香有坚定的教书育人理想,也有真挚的乡土情怀。她说,希望为乡村孩子带来有温度的教育。



2021年,谢玉香来到佛冈县石角镇龙南中心小学里水教学点,成为这个仅有51名学生的教学点的负责人。针对该教学点学生人数少、班级规模小的情况,谢玉香和同事们凝练出“小而精”的办学理念,旨在利用“小”的优势,实现“精”的教学质量。

我们采取小班化教学,能更好聚焦个体。”谢玉香介绍,采取小班化教学,老师能更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从而开展个性化辅导,避免部分学困生被忽视。

在乡土和艺术课程方面,谢玉香则采取更加灵活的“复式班”教学,把不同年级的学生聚在同一个教室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加强互动,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为学生人数少,师生关系更紧密,从而形成家庭式的教育氛围,能较好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谢玉香说。



谢玉香十分重视传承本土文化,凸显农村教育特色。她深挖龙南武术、非遗等当地传统文化,在国标课程基础上,在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和农业知识,打造“国标课程+乡土课程”双特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谢玉香以劳动基地、龙南武术为载体,开展农耕教育以及花色跳绳、中国鼓、武术等特色社团活动。同时,深化家校社协同,邀请学生家长、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乡土课程特邀讲师,为学生讲授种植知识和技术,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当时打造这个模式的初衷很明确,就是要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农村教育扎根土地、回归本真。”谢玉香认为,农村教育要立足农村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城市的教育模式,所以她将本土资源转化为“活教材”,为学生们打造“原汁原味”的乡土课堂。

这种自带“本土基因”的乡土课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真正了解家乡,在潜移默化中厚植乡土情结,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打下良好基础。“这种教育模式我们认为是'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谢玉香说。



履职:积极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谢玉香聚焦乡村教育痛点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提交了《提升乡村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建议》《关于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建议》《创新乡镇教育模式,推动品质提升的建议》等提案。其中,《关于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



很欣慰看到部分提案建议已落地并取得成效。”谢玉香表示,相关提案建议已获采纳并转化为具体举措,如佛冈科协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流动科技馆”活动,以及筹备建设佛冈科技馆等。



谈及未来履职计划,谢玉香表示,将继续围绕乡村教育发展,聚焦提升农村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特殊群体需求以及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建言献策,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策划统筹:市政协办公室、教科卫体委

图、文、视频:李细妹


主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承办:政协清远市委员会 粤ICP备12062619号

地址:清远市清城区人民二路18号

技术支持: 清远市志远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