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市政协委员
市政协委员、阳山县南阳中学教导处副主任,获得阳山县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二等奖、阳山县“教学质量先进个人”以及阳山县优秀教师等奖项,并指导学生获得多个竞赛奖项。
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把课室变成舞台,让学生在喜欢的事情中学习知识、收获成长......执教十七年以来,市政协委员、阳山县南阳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刘海燕一直坚守初心,也一直在创新求变。
创新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潜能
语言学习对学习环境要求高。刘海燕围绕新课标要求,创新推出英语“情境化课堂”,结合教材和实际生活,选取学生能参与的活动或感兴趣的话题,设计模拟辩论赛、英文戏剧排演、角色扮演等多元化场景,创设贴近生活或学科交叉的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自然习得语言能力。
“我们发现学生通过情境化英语词汇教学,记忆单词没有那么机械化,也没那么容易忘记,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语言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学生们的高考成绩也有显著提升。”刘海燕说,英语“情境化课堂”核心亮点在于“以境促学、以用促记”,通过情境中的“听说读写看”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维品质。
让刘海燕印象深刻的是,班上曾有一名学生性格较为孤僻,甚至因自卑拒绝与同学交流,英语成绩也长期徘徊在及格线以下。发现该学生对操作无人机有浓厚兴趣后,刘海燕专门为其设计了“情境化课堂”任务——用英语撰写无人机操作指南,并在课堂上演示讲解。
“起初学生非常抗拒,但是我持续鼓励他,表扬他在这方面的技术,希望他能通过英语展示给同学们。”刘海燕介绍,后来,该学生不仅完成了无人机全英文指南,还在课堂上流畅演示,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此后,该学生的英语成绩也逐渐提升到110分以上。
“这个案例对我的教学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实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关键在于我们去发现它,去激发它。”刘海燕说。
刘海燕还主持推进了市级课题《结合语境优化山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行动研究》,将这些案例融入其中,为推动山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积极担当助推山区教育发展
扎根山区教育十余载,刘海燕深知山区教育硬件条件有限、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度不高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不够等问题较为突出。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她积极作为,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建议》《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教育良好环境的建议》等提案,为山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我比较关注教育公平和青少年发展,希望通过提案的形式带来一些好的改变。”刘海燕表示,将从教学一线的具体案例切入,通过问卷调查、家访、教师座谈等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各方声音,收集意见建议,形成政协提案,将基层教学经验转化为相关政策建议,推动山区教育实现更好发展。
刘海燕还建议,通过相关部门与学校共建“职业体验基地”,强化“跨领域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升学选择,搭建更大发展舞台。
“未来,我将继续扎根课堂,用教师的'微观察'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刘海燕笑着说道。
策划统筹:市政协办公室、教科卫体委
图文、视频:李细妹